青海珠峰: “科技利剑”破“专利困局”

发表于2016-12-20 分类:财经 来源:

科技兴企看似一句口号,只有经历了科技创新、自主创新之路的企业,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力量。作为青海发酵冬虫夏草行业的龙头企业,青海珠峰集团从受制于一项发明专利,到自己研发申请11项专利,再到成功布局冬虫夏草菌粉产业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,深切地体会了科技创新的力量,明白保护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是何等的重要。

一名冬虫夏草科研人员的自豪

12月的青海,高原色渲染了冬日青海大地。西宁市生物科技产业园,富有现代气息的办公区,与室外单一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。这里是青海珠峰虫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青海珠峰集团”)总部。

 

201612161481868024117813.png

杨成香的案头,摆放着一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《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决定书》,里面有一页专利复审委员会《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》,无效宣告涉及的是一项多年前他人申请的,关于冬虫夏草真菌发酵生产方法的发明创造专利。

在冬虫夏草菌粉研究一线多年的杨成香知道,因为这项关于冬虫夏草菌粉生产的专利,先后被权利人多次转让,让出资取得这项专利的青海珠峰集团陷入一场专利侵权纠纷。

让杨成香自豪的是,三个月前,青海珠峰集团承担的青海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项目——“年产200吨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及副产品产业化示范”,通过了青海省科技厅验收。

作为青海珠峰集团工程研究中心主管之一的杨成香说,年产200吨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及副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,青海珠峰集团的搭建平台,聘请省内外专家共同研究,重点攻关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技术和深层发酵技术,开发出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产品,目前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,效益显著。

日前,从青海珠峰集团传来消息,年生产500吨发酵冬虫夏草生产线正在筹建当中。

一道冬虫夏草专利的难题

冬虫夏草是珍贵的传统中药材之一,青海是冬虫夏草主产地。随着冬虫夏草产量与供给需求矛盾的升级,合理开发利用冬虫夏草资源,对于保护生态环境、经济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
长期以来,为了寻求天然冬虫夏草替代品,切实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,各级政府、专家学者一直在开展探索和研究。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青海省就组织专家开始冬虫夏草真菌的分离与培养研究,并有了初步科研成果。

但因为种种原因,这个成果当时并未转化为规模化生产。2005年,青海珠峰集团通过转让,获得了这项冬虫夏草真菌发酵生产方法的专利,开始了冬虫夏草菌粉青海本土化生产的第一步。

2005年,青海珠峰建设GMP标准的现代化生产厂地和生产流水线,准备开始以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为主要原料的健康食品、保健食品及药品的研制、开发和生产之路。

然而,基于实验室研究而得出的成果申请的专利,在转化为企业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,出现众多意想不到的难题:发酵过程变数多,产量不稳定,成品合格率极低。

这些问题,对于刚刚起步的青海珠峰集团而言,简直就是致命一击。按照生产线最初设计,青海珠峰集团首条冬虫夏草菌丝发酵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为50吨。然而,从建成到2012年初的六年多的时间里,这条生产线总共生产出的合格冬虫夏草菌粉还不到两吨。

依托于转让获得的一项冬虫夏草真菌发酵生产方法的专利,无法批量生产出合格冬虫夏草菌粉,生产线资源浪费,企业发展举步维艰。如何让50吨生产线全面发挥效用,成了摆在青海珠峰集团面前的一道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。

一场生死攸关的突围战

在企业生死攸关之际,面对外界各种流言蜚语,青海珠峰集团管理层决定排除干扰,专注生产,全力科技创新,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。

2012年底,青海珠峰药业聘请冬虫夏草发酵专家,着手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,同时组织研发部门启动冬虫夏草菌粉工艺的专项研究。

两年的艰苦奋战后,青海珠峰集团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改进,解决了诸多难题,实现了产品工艺稳定,收率增加,成品率近98%,生产能力也达到了2005年生产线设计的年生产能力。

树欲静而风不止。青海珠峰集团花费资金转让获得的发酵冬虫夏草生产专利,在支付费用后没有及时变更登记,又被专利权人多次转让,一场专利侵权官司找上了青海珠峰集团。

2014年12月,经历四次转手之后,最后获得冬虫夏草真菌发酵生产方法专利的专利权人,以专利侵权为由将青海珠峰集团告上法庭。对此,青海珠峰药业以这项专利不具有可实施性,向法院做出了详实的说明。

同时,企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,因为这项发明创造不具有创造性,请求宣告涉及纠纷的冬虫夏草真菌发酵生产方法的专利无效。

前不久,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发决定,支持了青海珠峰的请求理由,做出这项发明专利权全部无效的行政决定。

 

2016121614120630.png

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路

面对重重困难,青海珠峰集团立足于资源优势,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、上海中医药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与高等教育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,建立技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全力推进冬虫夏草保护利用、开发生产进程。

由于青海珠峰集团在冬虫夏草菌丝体研究方面开展多项研究,获批建设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培育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。

中心旨在搭建冬虫夏草菌粉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,通过建立冬虫夏草菌种分离、培养、发酵研究基地,开展冬虫夏草遗传多样化研究、进行药物、保健品及功能食品的研制,探讨冬虫夏草的内在本质,更好揭示和利用冬虫夏草制药资源。

科技创新、自主创新,青海珠峰集团不断优化工艺、改造设备。随着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巨大的投入,2014年扩建生物科技产业园厂区的第二条生产线。这条全自动生产线技术国内领先,年生产200吨发酵冬虫夏草菌粉,并已于2015年建成投入生产,配合技术优化措施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,这条生产线的产品得率、品质有了大幅提升。

与此同时,因为被动卷入知识产权的纠纷,青海珠峰集团吃一堑长一智,在加大研发力量的同时,积极保护自己科研成果,截至目前,已经获得了与冬虫夏草菌粉研发有关的专利11项,还有22项专利正在申请当中。

截至目前,青海珠峰集团先后获得“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”“青海省科技型企业”“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”“十佳民营企业”等一系列荣誉称号。

2016年,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委员会表彰2015年度园区纳税大户,青海珠峰集团榜上有名。

一次科技引领突围的启示

因为一项发明专利,青海珠峰集团走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。也因为这项发明专利的短板,促使青海珠峰集团在成长的路上,不断加大科技投入,持续科技创新,走自主创新之路,才得以闯过难关,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。

 

201612161481868159283959.png

天然冬虫夏草生长周期长,资源稀缺,如果乱采滥挖,将影响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。加速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产业化进程, 向市场提供产量、质量稳定,价廉质优的冬虫夏草替代品,对生态保护有着积极促进作用。同时,冬虫夏草的产业化,顺应 “一带一路”发展战略,对于民族瑰宝的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对于每一名参与这场“破局之路”的科研人员而言,一连串的教训中,大家深刻体会到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“科技兴企”的真正含义。

青海珠峰集团有关人士说,专利研发和成果申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,但专利能否真正转化为产品不得而知。这就意味着,当一个企业通过转让拿到一项专利的时候,专利技术可能已经落后,也有可能无法转发为商品或生产力。鉴于此,青海本土企业在取得专利时,就必须得做好前期的研判,全面了解这项专利技术的创造性和可实施性,否则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青海珠峰集团在十余年的发展中,充分运用科技创新,破解了企业发展的瓶颈,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。这对正在市场努力拼搏的企业、创业者一个启示:保护知识产权,全力科技创新,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

回到顶部